close
作者:南航



何為溫州方言

溫州方言,就是指流行在以溫州市為中心包括永嘉、樂清、瑞安、文成及平陽大部分如敖江平原等地的溫州本地話。溫州方言的屬系問題,有兩說,一為吳語說,一為閩語說。從方言詞彙語法方面的基本特點觀察,溫州屬於吳語系是沒有疑問的。溫州是個多方言地區,雖然在語詞語法成分上受到閩語的一些影響,但閩溫語言差距仍很大。溫州地處浙江南部地區,靠近福建,遷徙甚多,故語龐言雜,如平陽一縣就有溫州方言、畬語、閩語、蠻話、金鄉話等五種方言。畬族說的是客家話,客家話屬於漢族方言。蠻話認為是土著語,很可能是吳語與古越語融合後產生的一種特殊吳語。蒼南的金鄉話,認為是官話與吳語的混合語。
部分溫州方言:今天 叫“該日”;明天 叫“門朝”;昨天 叫“藏夜”。
部分溫州諺語:未吃重五粽,棉衣慢慢送;五六月冇鞋拖,勿走我南塘街,十二月有籠褲,勿走我南塘過。
部分溫州俗語:吃飯武松打虎,幹事李寄嘆苦;田嬉兒過河,七只腳八隻手。



方言文化熱在形成

1894年,一本蘇州方言寫成的小說《海上花列傳》出版了,隨後時代裡,它被胡適贊為“吳語文學第一部傑作”,被張愛玲翻譯成白話文與英文,被侯孝賢拍成獲獎電影。也許他們青睞它的理由不盡相同,但無疑都感受到方言文化的魅力。
無獨有偶,最近,我市作家相國花費三個月心血,寫成約14萬字的溫州方言小說《巷弄夾裡的天空》,小說用當今溫州市井百姓的生活場景構成一種本土語境,讓社會各階層操滿口溫州方言演繹凡俗人生的喜怒哀樂,讀來親切,行文中隨處穿插的大量俚語如“腰身扭起蛇恁,胸膛挺起陽台恁,屁股翹起梅花鹿恁,眼影搽起火熒光光恁”等,實在引人發噱。
上月上旬的網上,一個叫“溫州話原創音樂網”的論壇悄然安家,搜索收集了網路傳播的20來首溫州話歌曲,供網友在線欣賞。那些“溫州歌”把流行歌曲的詞用溫州方言翻唱,或者剝掉原詞另填方言演唱,詞作者演唱者不少是我市學生,歌曲炫出年輕人特具的有趣搞笑風格同時,一些粗口也刺耳宣泄著青春期的叛逆、憤怒、反抗教育專制等文化特點。網名“妙哉,妙哉”的管理員回憶,實際上早在2003年,網上就有了一支《爸,我回來了》的溫州話歌曲。
如果聯繫我市去年來的類似文化現象,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方言文化熱正在形成。去年6月,看到杭州南京等地電視台方言播音的成功,市電視台開闢了《百曉講新聞》欄目,聘請本報老報人金城濠和市區人士金方翔,用溫州方言播報社會新聞與街頭巷尾的奇聞趣事,受到市民熱烈追捧。節目時長從最初的10分鐘延長到今年的25分鐘。據央視索福瑞統計,今年1月平均收視率達到10個點以上,在我市所有電視節目中屬於最有人緣的。兩位“金”主持人儼然合力打造一檔含金量最高的品牌欄目。
但作為媒體上的方言欄目,《百曉講新聞》並非始作俑者,1990年市廣播電台的《叮叮噹》欄目就用溫州話講溫州事,採用對談形式,講述溫州的歷史民俗、風土人情,已經消失的老地名,“四季八節”等,據稱很受計程車駕駛員歡迎。節目一直持續播出到前年。當年的嘉賓主持與撰稿人、鹿城區文聯主席金文平最近在整理那幾十萬字的文稿,準備出版,書名就叫《叮叮噹》。
在方言文化的研究方面,從最早南宋戴侗的《六書故》開始,到明朝姜準的《岐海瑣談》,再到《溫州方言稿》《溫州俚語解釋》《甌音字彙》等等,我市歷代專門著作一直層出不窮。繼1998年游汝傑、楊乾明兩先生蔚為大觀的合著《溫州方言詞典》之後,去年11月,我市學者沈克成、沈迦父子也合著了一部研究溫州方言的《溫州話》,為“方言文化熱”添了把新火。



方言該不該提倡

作為主流語言,普通話的通行使我市大量兒童不會講溫州話,外來人口湧入更使方言流通面日益萎縮,對此,有人發出“搶救方言”的呼聲,上周閉幕的“兩會”上,就有代表提案建議“幼兒園要鼓勵講溫州話”,“儘快搶救整理溫州方言”,“建立溫州方言語言資料庫”“出版溫州話普及讀物”,方言文化熱的出現,於是使不少人歡欣鼓舞,但同時也遭遇到爭議。
也許因是第一部溫州方言小說,《巷弄夾裡的天空》在網上連載後,網友紛紛跟帖叫好,“太有親切感了”“聽爽顯聽爽”“越看越有勁”,而收集溫州話歌曲的“妙哉,妙哉”也對家鄉話很感興趣,他評價溫州話歌曲在粵語歌曲、閩南話歌曲外,將為地方語歌曲填補一項空白。如果說以上代表著中青年擁躉者,那麼《百曉講新聞》欄目負責人認為,如今還有很多老年人聽不懂普通話,文字也不大識,推出溫州話節目能使他們了解外部世界資訊,也是新聞“三貼近”裡貼近群眾的體現。市二十一中副校長谷定珍認為方言承載著傳統文化,方言的消亡會導致傳統文化的消逝。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方言其實就是民族的語言。都德《最後一課》中韓麥爾老師,就告訴學生“法蘭西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語言的盛衰,往往與經濟的盛衰有直接的關係,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溫州人開始注意溫州話,令人高興。
但方言作為一種地域性語言,畢竟有先天上的致命局限。對方言文化的過分熱衷和過度強調,不少人也表示不以為然。在文化部門任職的方女士認為電視講方言的受眾面太小,等於排斥所有不懂方言的非本地人,讓人有排外感,過於陳舊古老的方言俚語,本地年輕人也聽不懂。方言小說雖說不乏先例,當代作家中,何頓也寫過一部長沙方言小說《就這麼回事》,但無疑閱讀極有障礙,吃力,作為文學創作不可取。北方方言之間還具有一定相通性,南方方言則流通範圍小得多,局限性太大。搶救方言意義不大,一種語言要消亡,總歸有它消亡的道理。
考察對溫州話的態度,很多本地人的熱力提倡與非本地人客觀冷靜壁觀其自生自滅之間幾乎有一道鮮明的感情鴻溝。對方言來說,最有價值的也許是那些富含文學性藝術性的話語,而它們其實可以被普通話書面語吸收、保存、流傳。社會要高效運轉,文明要高速發展,人類必須採用最通行的交際語言,這使無數方言喪失存在的合理性。市社科聯副主席洪振寧認為,“方言該不該搶救”實際上反映出“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拉鋸,如今日益全球化的趨勢使人們感到本土文化的危機,有些人甚至在懷舊、復古。一方面我們要把世界各國先進文化引進來,另一方面又要把本土優秀文化介紹出去。方言作為其中一個要素,能增強本土風味和區域特色。



方言文化,你的天空有多大?能否擁有一片廣闊的遠景,還是終將是一道狹窄的“巷弄夾裡的天空”?



編者注:和原文略有改動,主要是添加了第一大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