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稱為「五日節」,與中秋節、春節同為三大節日。端午節是在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為「重五」,也叫做「五月節」。古人稱五月是「百毒之月」,原因是時序已進入夏季,各種蚊、蟲、大肆出現,活動頻繁,所以端午節的許多習俗都與衛生有關:



插艾:

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插艾草、菖蒲及榕樹枝,用以驅邪:「艾草」台語唸甘「兄」音,可做藥草如「艾炙」,民間常將整和入粿粹(以米磨成漿瀝乾水份)中做成「艾粿」。「菖蒲」形似利劍、榕樹枝在俗信中亦屬避邪之物;俗語有云:「插榕較勇健、插艾較勇健(健,台語唸如件音)」。



午時聯:

這是端午節特殊的習俗,在門楣正中間以黃紙寫上紅字「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類似一種符、兩邊門聯書日:「蒲劍沖天皇斗,艾旗拂地神鬼驚」或「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莆劍斬千邪」。



繫香芳:

剛結婚的新娘子在第一個五日節,要親自縫製「香芳」贈送親友的小孩子,

香包內置香料,具有驅除蚊蟲的功能。,此俗可能是古代佩帶香囊衍化而來;更早期父母還要為小孩佩帶五彩絲線稱為「長命縷」。



午時水:

端午節正午的井水叫做「午時水」,民間習俗認為,汲取來飲用,可以延年益壽。



綁粽:

粽子是端午節的應節美食,舊時家家戶戶都自,綁粽子的繩子,以鹹草為材料為粽索,上端編成辮髮形狀叫做「粽符」,是用來驅鬼辟邪的壓勝物。農業社會時代人情味濃厚,也用來贈送給親友。



扒(划)龍船:

端午節個地都舉辦划龍舟比賽,早期龍舟出賽事先要舉行隆重的儀式,在賽前幾天,由道士誦經引領,一路敲打龍船鼓至河邊「請水神」,再拔貝(擲筊)決定「頭家」、「爐主」(執事人員),比賽當日先祭拜龍船,再抬龍船遊街,沿途敲鑼打鼓,居民都擺香案膜拜。古老的小鎮,還有迎龍頭活動,即俗所唱的「五月五,迎龍船、滿街路」,龍頭木臺上也插滿榕樹枝,任令信眾採摘插在頭上,也是俗信「插榕較勇過龍」的表徵。



午時菜:

時序到了端午節,豇豆與茄子正當「對時(當時)」味道鮮美,俗諺說:「食菜豆食到老老,食菇人較會超騰」,這兩樣菜稱為「午時菜」。





資料來源 : 民俗思想起 http://www.boe.ylc.edu.tw/~ylc04/mu/T07/life/index.html






板主 : "五日節"嘛叫"五月節",在台中,阮攏叫做"肉粽節"。


台中个粽屬於北部粽,米攏濫餡个滷汁炒過,粽縛好了用水 sa7(水煮),上需要注意个是米心愛 sa7有透,無...就算失敗个縛粽矣。

阮厝咧縛个粽,餡其實真簡單,三層肉一塊,香菇一片,濫冬蝦落去滷,上主要个就是鹹淡佮氣味。

除了鹹粽,抑擱會當用無炒過个米,包紅豆做甜粽。另外擱用米漿做粿粽,鹹甜攏有,餡料嘛佮米粽共款,甜个嘛有包土豆麩(粉)个。

另外嘛有鹼粽(kinn1 cang3),愛搵糖膏,無...兮鹼汁个味會真重。 



台南个粽,米就無炒過,餡料卡儕項,差不多攏會擱加卵仁佮生土豆,嘛有用栗子(lat8 ci2),因為米無炒過,所以用搵料(un3 liau7 沾醬)來加鹹淡。

另外擱有縛"菜粽(chai3 cang3 素粽)" ,只有米濫土豆仁(thoo5 tau7 jin5花生粒),食个時摻土豆麩佮芫荽(ian5 sui1 香菜),擱淋搵料。





按 : 艾草,阮攏叫做茉草(buah8 chau2)






台灣俗語 : 未食五日節粽,破裘(hiu5大衣)毋通放


意思就是肉粽節過後,熱天才真正來臵,進前抑是春天,天氣抑會反冷,卡厚个衫抑袂當收起來。







縛粽(pak8 cang3)




掛香芳(kua3 hiunn1 phang1),掛香包




扒龍船(pe5 liong5 cun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