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人說,在地球上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給人類最為溫馨感覺的就應當數“家”了。的確,家是狂風暴雨中一個安靜的避風港,家是寂靜深夜中一點溫暖的火光。



閩南人習稱家為“厝”,如:家宅叫“厝宅”;祖家叫“祖厝”;家裡人叫“厝內人”;房東叫“厝主”;喬遷新居叫“入厝”等等。閩南所屬市縣含“厝”的地名相當多,在閩南人心目中,“厝”不僅是家宅,而且是鄉里,是村社。在閩南,你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問話:“有起新厝了嗎?”“買厝了嗎?”。厝在閩南人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起新厝、買新厝成為閩南人的第一追求,故有“富不富,看新厝”之說。


“厝”對閩南人來說,包蘊著溫馨、親睦乃至團結的感情,凝集著“厝內人”和家鄉人的無限親情,如我們經常說“厝邊頭尾”、“大家都是好厝邊”等等,這裡說的“厝邊”,就是鄰居之意。說來順口,聽之親切。另外,閩南人也常客氣地邀請親友:“有閑來阮厝坐!”即請你有空到我家坐坐,多麼樸實、熱心、溫情的氛圍!


閩南語歌曲風靡海內外,閩南人更是遍布世界各地,若在異國他鄉相遇,閩南人便會情不自禁地互問:“你厝在哪裡?”有的回答:“阮厝和恁厝都在閩南。” 在閩南語中,“阮厝”就是“我們家”的意思。一問一答,讓人真正體味到“親不親,故鄉人”。 (林長華)






案 : 傳統閩南式建築,裝飾多樣與工法花俏為其特色,其中「一條龍」(建物主體為「一」字型)、單伸手(建物主體為「L」字型)、三合院(建物主體為「ㄇ」字型)與四合院(建物主體為「口」字型)都是非常常見的建築形態,不過一條龍與單伸手這類不均衡與不對稱的作法,算是普通人家的權宜作法,一般民居主要仍以三合院為主,而富裕人家、官宅或祠堂則多採四合院設計,並視人丁或財力向後方加「進」,形成「日」或「目」字形格局,或是向左、右兩側增建「護龍」,以擴增其規模。






板主 : 台灣人嘛共"家(ke1)"講做"厝(chu3)", 真儕地名嘛攏有用"厝" ,另外擱講"兜(tau1)".


可能是以早農業社會, 除了人的建築物, 也擱包括田園, 飼豬飼雞鴨个所在佮曝粟ㄚ(chik4 a2)个埕(tiann5),所以"厝", 嘛有人寫做"處".




不管是"厝" 還是"兜" , 當被拆了改成 "房子" , 那表示祖先流傳下來的文化 , 到你的手裡已經終結......


文化的傳承者?......文化的終結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