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干是一種極其普通的食物,在潮人心目中,其意義又非比尋常,不管婚喪慶弔,紅白喜事,年節祭祀,件件離不開豆干。這是十分奇怪的事情。  人生整個過程,是與豆干為伴的。


孩子出生9日(男)或12日 (女),要“開葷”,必備甜豆干拜公婆。往後每年七月初七,加上冬節、過年、元宵,一年拜4次公婆,至15歲出花園,每次都要甜豆干。孩子開蒙入學,從前要吃甜豆干煮蔥,或加一點芹菜。出嫁、娶親、頭返厝,各種儀式都要甜豆干。年年生日,甜豆干是少不了的。人離世,事事要用豆干。有一句話,叫“親視含殮”,這是孝子對公眾說的,意為自己守禮致孝,已盡人子之責。“含”,潮汕人叫“飼生”。


在大殮之前,備一小碗白米飯,一小碗生豆干,孝子們按順序,用竹筷各挾一點米飯和豆干,放在逝者口裡,還念念有詞:“你飼我大,我養你老。”其實,死人幾乎都口不能張,要“含”也“含”不得,那點乾飯,只能放在嘴邊,十分難看。“殮”,則是盛裝人棺。  整個治喪期間,時時要用豆干,所有的“五碗頭,必有一碗甜豆干,至三年服滿。倘是有錢人家,每年還做娩忌(冥誕),仍然要用甜豆干。一般人家,只做一次娩忌,在死後頭個誕日。  此外,十月半拜五穀神,也用甜豆干。其它年節的豆干,便不用加紅糖。  


一年中有好幾個節,也有若干公忌,豆干是必需品。各種魚菜,可多可少,想買什麼便買什麼,悉聽尊便。“瓜菜代”年月(1960~1962年)無魚無肉,兩碗白菜蘿蔔,照樣可以祭祖,豆幹一項卻千萬少不得。缺了豆干,便是有拜當無拜。那年月豆干是稀罕物,有時買不到,也必須找個番薯來矇混,切成小方塊,像豆干一樣。甚至,民間還用豆干湊牲:即是說,祭祀用的三牲或五牲,如果缺少一件,便可用豆干代替湊齊。這也是很奇怪的事。民俗中有種種祭神活動,中秋拜月,臘月送灶,所備齋菜中,豆干是少不了的。在佛教信徒眼中,豆干是素食之首。有一句嘲笑人異想天開的俗語:“食三塊豆干便想成佛”!   




兩千多年前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小小豆腐(豆干),到潮人手中,變得有點神聖,成為一種象徵,不管幹什麼事都少不了它。這種情形世所罕見。  潮人這種風俗,是頗含古意。在古漢語中,有兩個詞叫“俎豆”及“籩豆”。“俎”和“豆”都是祭器,或食肉器。


《周禮》曰:“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這是說天子百官可以各享多少“豆”。百姓呢?“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凡祭禮共豆脯”。《史記‧樂書》也說:“簋簋俎豆,禮之器也。”總之,“豆”成為一種禮儀的象徵。  《詩經‧小雅》曰:“儐爾籩豆,飲酒之飫”。所謂“籩豆”,是指天子百官每年祭天、祭社稷、祭先農、祭孔的時候,用一種竹和藤製成的豆形容器,盛上棗、栗、桃、梅、芡等儀物,作為祭品。  另有“  ”一詞,謂美食陳列。“ ”字潮音今讀“杜”,正是豆的古音。此外,以前實行土葬,壙坑開掘後,要先撒豆才下葬。今天建新房,也要撒五色豆才可以人住,說是祭土神。這都是歷史的痕跡。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豆”在古代正是一種禮儀的具象。儘管今天的豆或豆干與古之“豆”不是一回事,但潮人的豆幹正是繼承延續了“豆”在古代禮儀方面的性質。這是潮人守禮思敬的傳統方式。  (李漢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