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十六世紀以後活躍於東、西洋貿易網絡中的中國海商,不僅是台灣漢移民的先河,也聯結了整個東南亞的社會與文化。史料記載,林道乾的船隊離台後,轉進今泰國的北大年,反倒是在當地建立了一番功業;而突襲馬尼拉失敗的林鳳,最後率眾逃至婆羅洲;掌控台海貿易超過五十年的鄭氏家族,在南洋各地都有貿易據點。


探討台灣近代初期社會文化史,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揭示了一個「大福佬文化圈」的研究概念,他指出:「漳泉系台灣人與中國閩粵、東南亞的漳泉語族裔,有一段與馬來亞世界交涉的共同歷史經驗。」


從語言的流變中,我們可以找出一些福佬與異文化間交互影響的例子:台語日常用語中的「雪文sap-bu」(肥皂)源自於馬來亞語中的「sabon」,台灣史料中常見的「甲螺」(頭目)可能源自於西班牙文的「Alcalde」(村長),台語中的「牽手」(khan-chhiu,對妻子的稱呼)與「公司」(kong-si)則因十六世紀中葉後福佬海商的活動,而成東南亞社會共同的語言遺跡。有趣的是,一直以來被說成源自於台灣平埔族語的「牽手」一詞,其實最早是出現在馬尼拉的漳州語版基督教教義書中,而且在也金、廈一帶普遍流傳。翁佳音認為,「牽手」一詞應是漳泉語系的獨特語言文化產物,但卻因清朝時的來台官吏無法分辨「番語」和台語的不同,而被附會語源為平埔族語。





翁佳音,一九五七年生,彰化二水人。曾至荷蘭研讀數年,現任職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專攻近代初期台灣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