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佬人的飲食特色


福佬人最重要的主食是米飯,包括稀飯和乾飯,過去的窮人也用番薯佐餐。菜餚常用蝦、蟹、魚、貝一類的水產,以及依居住地季節性所產食材烹調,山產、蔬菜、雞、鴨、鵝、豬、羊也用來入饌,而由於閩南文化過去是農村文化,牛肉一般不常吃,吃牛肉是受到來自廣東的影響。


一般來說,閩南菜餚的花式不如粵菜,因此利用既有的食材盡量變化,像是用米做成米粉、湯圓就是一個例子。而較有特色的閩南菜餚有蟹肉油飯、蟹黃粥、清蒸蝦、鹹水蝦、魚丸、蝦球等。基本上,閩南菜餚口味的特點是清淡,較不油膩,花俏也少。閩南人的早餐,常吃的是清粥,配上小菜、醬菜。由於過去的人並不富裕,閩南人在盛產期過後,就把過剩的材料加以乾製,例如曬魚乾,或者加以醃製。不論是獲得的海產或者菜類,就用各種方式盡量的利用、保藏。一般來說,菜餚的味道有一定程度的鹹,而且以香味為主。


福佬人食物特色 : 春捲, 潤餅, 菜包, 肉粽, 四神湯, 佛跳牆, 五柳羹, 蚵仔煎, 菜脯卵, 紅燒肉, 肉丸, 碗粿, 肉羹, 切仔麵, 米篩目,割包...


5大外洋用料 : sa-te (沙茶) , ma-len-lu (沙拉) , ua-sa-bi (芥茉) , mi-soo (味噌) , ka-li (咖哩)



2.福佬人的衣服特色


由於清朝的禁令以及客家男人和福佬人共同做事的影響,男性的客家服飾並沒有特別特殊之處。


但是有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客家人把當時的長袍馬褂改製成「節衣」,顧 名思義就是節儉的衣服,原來就是把馬褂會遮去的部分用較粗的質料代替,可以節省綢 緞的布費;後來馬褂乾脆不穿了,露出中間大片質料不同的部分,這種穿著就是節衣, 節衣後來還在客家庄流行一陣子呢﹗


緄邊(滾邊)在中國服飾上是重要的一環,在台灣,對福佬人和客家人也一樣重要 ,但也有很多不同︰在領口的緄邊,福佬人喜歡做得很華麗誇張,所以還出現為了表現 緄邊的高領,但對客家人來說,平領及無領比較適合勞動,而且也比較便宜,緄邊自然 就收斂多了;在袖口一樣,福佬人重袖紋帶來的氣勢和富貴的感覺,客家人的袖口除了 樸素外還可以反摺當實用的口袋,有的客家緄邊還是用碎布一片片拼起來的,就知道他 們節儉到什麼程度。


但不管是福佬緄邊或客家緄邊,都是以黑色為主,他們認為黑色是 正色,而且也用黑色來壓抑其他麗的顏色;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這些紋飾都含有祈福 避禍的性質,這也是因為生活條件不佳的緣故,台灣初墾時,「沿海多風,近山多瘴」 ,再加上和原住民的衝突,怪不得他們用那麼多吉祥的紋飾來趨吉避凶了。




3.福佬人的住處特色



臺灣閩南式:


屋脊:正脊可說是外觀上最大的特徵,常呈某程度的彎曲線,且脊頂為平頂,正脊與垂脊(規帶)銜接處也是最大的不同處,以本省的作法可分為「燕尾」及「馬背」兩類如下:


燕尾:正脊成曲線向上揚起而尾端分叉成兩支,垂脊則向上頂住正脊的「上馬路」之屋脊,為中國南方特有,其中以本省最為盛行,主要用於廳堂等主要建築。燕尾式屋脊據本省傳說,須據有官品之家族始能採用。惟此說未見於史籍記載,或僅是民間的「約定俗成」。


馬背:馬背原稱「馬脊」,匠師稱之為「箍頭」。近期有研究報告推測,馬背之形式與「五行」似乎有關連,但本省的馬背形式不下於十數 種之多,這又使此說受到考驗。
     

屋頂裝飾:以追求美感為主,其種類、數量及形式因地而異,一般而言,南方較北方多。本省一般民宅只在重點作樸素的彩繪,而寺廟方面就相當活潑,正脊側多分為三段,中段以雙龍搶珠、雙鳳為主,兩側以花草、吉祥 圖案為主;此外,亦有佈滿人物戰馬、八仙而不分段者。裝飾物則是用碗片(現已用玻璃片代替)作成的剪黏藝術品,或用交趾燒做成的人物。這些都是用手工,沒有預鑄成形的,雖然費時,但樣式變化多端,少有重覆。惟近年寺廟屋頂裝飾過於繁多,已破壞整體結構美,有待改進。         

屋簡角隅:因振起如翼故稱為翼角。              

瓦片:以紅色瓦片為主,配上高大的紅色山牆,以顯示福佬人堅朗強烈的個性。另外亦有青色琉璃瓦。             

椽木:南方建築所使用的是板形扁平狀的「椽條」(桷仔 )。但一般農村之民宅由於經濟並不是相當富庶,因此使用竹子當木的不在少數。                      

出簷:出簷意即突出於屋身或簷柱外之屋頂,具有防雨、防曬等功能。由於使用板形椽木的原因,固不適合直接用「椽出簷」,須要用「斗栱出簷」、「磚疊澀出簷」、「挑出簷」等方法來支撐屋簷。




4.福佬人的音樂特色



「北管」與「南管」是在台灣音樂發展史上產生的特有名詞,廣義地說「北管」指中國北方語系戲劇,而「南管」指閩南語系戲劇。


 北管戲又稱為子弟戲,因為多數北管戲團是農村良家子弟組成的業餘戲團.此外,也有稱它為亂彈戲,這名稱來自乾隆時代的花部腔調: ( 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腔, 統謂之亂彈)(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北管戲分為福祿(福路)與西皮,前者屬於舊派,主奏樂器為殼仔絃(椰胡)信奉西秦王爺;後者屬於新派,主奏樂器為吊鬼仔(京胡)信奉田都元帥。

 

「南管」音樂源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省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語系,隨後流傳到澎湖、臺灣本島,以及東南亞的華僑社會。最先原不稱「南管」,而依特性及使用樂器,陸續有「絲竹」、「五音」、「南音」、「郎君樂」、「郎君唱」等名詞。在閩南及東南亞一帶,都因它以絃樂---琵琶為主奏樂器,因此大部分稱為「絃管」。在臺灣獨稱為「南管」,是相對於傳自大陸北方的「北管」,二者同為臺灣民間傳統音樂的主流。


「北管」音樂激越昂揚,高亢的嗩吶、喧闐的鑼、鼓、響盞,吹奏出它熱鬧豪邁的音樂風格,很容易被接受,因此,早期農業社會裡,廣泛地被用在婚喪喜慶的場合。相較之下,「南管」音樂則較含蓄婉約,清麗典雅,充滿了古樂之風。在臺灣,南管盛行的地區,都是文風鼎盛,繁華富庶的古老城鎮,如鹿港、臺南,學習者大都是儒雅的文士,因此,曲韻注重頓挫,唱詞唸白口法講究,更將傳統的禮教融合在音樂的表現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