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阿姨”和“惠東女”,堪稱閩南僑鄉民俗的兩朵奇葩。“惠東女”奇特風俗之謎已基本揭開,而“蟳埔阿姨”卻仍然給人以神秘感。



緣何稱為“鷓鴣娘”


蟳埔,因面對浩瀚的大海,亦稱為臨海鄉。位於晉江入海口--泉州灣北側,與我的家鄉仙石村隔海相望。偶爾也有“蟳埔阿姨”嫁到咱村,村裡的大人們常稱她們叫“鷓鴣姨”。“蟳埔阿姨”為何又叫“鷓鴣姨”呢?小時候以為是因為“蟳埔阿姨”善於對罵的緣故。因為閩南有句俗語:“一個山頭一只鷓鴣。”據說,一個山頭如果有兩只鷓鴣,便會相鬥至一方逃跑為止。所以,就把善罵好鬥的“蟳埔阿姨”稱為“鷓鴣姨”。後來,查閱了一些資料,方知孩提時的猜想是幼稚無知的。


泉州自宋元開始,成了梯航萬國的“東方第一大港”。至明朝,仍處於對外貿易的鼎盛時期。當時,泉州沿海設了若干個巡檢司,負責這一帶的海防事務及對來往船舶徵收稅款。據《晉江縣志》載:“鷓鴣巡檢司,舊為祥芝司,在縣東南二十一都祥芝鄉。清康熙年間,改為駐三十六都臨海鄉。”臨海即蟳埔也。因為蟳埔有座山叫鷓鴣山,所以把建在這兒的巡檢司稱為“鷓鴣巡檢司”。“鷓鴣巡檢司”前面的海濱礁石上,當年建了一座用以防衛的鏡臺,亦稱其為“鷓鴣口銃台”。《晉江縣志》卷七《武衛志》雲:“鷓鴣口銃台在三十六部臨海鄉,明天啟七年,知府王猶建,周二十四文,高一丈八尺,史繼階為記”。如今,這個建在海灘岩石上的銃台遺址還依稀可辨,當地漁民稱這兒的海域叫“槍城口”。說到這兒,答案也就出來了:因為蟳埔有座鷓鴣山,古代,建在這兒的巡檢司也好,銃令也好,均冠之以鷓鴣。同樣的道理,人們便把來白蟳埔風俗奇特的婦女亦稱之為“鷓鴣姨”。



戴花習俗與雲麓花村


“蟳埔阿姨”愛戴花。打從孩提時梳辮子起,她們就喜歡把色彩鮮豔的菊花、玉蘭花、玫瑰花……插滿漢鬢。到了及笄,便學大人把秀髮盤在腦後,梳成圓髻,四周戴上數串用鮮花綴成的花環:有潔白高雅的茉莉花;有“六月雪”美稱的素馨花;有鵝黃色的含笑花;有球狀紫紅色的粗糠花;有含苞待放的綢春花……平時都戴上一、兩串花,逢年過節,則要戴上三四串花環,婦女們爭妍鬥艷,把髮髻打扮得像一個個 紫嫣紅的小花圃。誰家有了喜事,更是要備上成百上千串花環,分贈給鄉里婦女和姑姨嬸姆們。我們到蟳埔採訪那天,有幸見到一隊送嫁妝的“蟳埔阿姨” ,清一色的寬筒黑褲、清一色的滿頭鮮花,邁著輕盈的步伐,顫悠悠的扁擔發出有節奏的響聲,留下一路芳香,蔚成民俗奇觀。

一位漁民指著妻子的滿頭鮮花,對筆者說:您別小看這頭花啊,起碼也得三、四十元才買得下來。”


“蟳埔阿姨”所載的鮮花,來自附近一個名叫雲麓的花村。據說:雲麓這村名還是宋朝最後一個皇帝宋端宗賜的哩。該村的《雲麓禪寺暨三翁宮記》雲:“宋帝端宗,遭元兵之難,南遷,欲作都泉州。招撫使蒲壽庚閉城不納,帝乃取駕由通淮門外取道直之東南。有層雲疊起,自山之麓前來擁蓋惠帝駕。帝因望雲氣而信宿于斯焉,遂敕賜山名雲麓。”後來,元朝滅宋,阿拉伯人蒲壽庚歸順元朝,其兄蒲壽晟便把雲麓村開闢為他的私家花園--雲麓花園。並從其故鄉阿拉伯移植來素馨花、茉莉花等各種奇花異木。元未明初,泉州掀起反蒲運動,蒲壽庚後裔恐被誅連,故改姓為卜,因蒲與卜音相近的緣故。目前,雲麓花村半數以上的居民都姓卜,相傳就是阿拉伯人蒲壽晟的後裔。該村村民代代相襲,仍以種植花木為業。不妨作這樣假設:蟳埔阿姨愛戴花的習慣,是否因為他們的先祖也是當年“雲麓花園”的主人,只不過雲麓人因卜字與蒲字音近而改姓卜,而蟳埔人則因黃字與蒲字形近而改姓黃呢?




“粗腳氏”與“粗腳頭”


泉州城裡人稱“蟳埔阿姨”為“粗腳氏”,這是相對於“縛腳氏”而言的。自從宋代泉州經朱松、朱熹父子“二朱過化”,封建禮教對婦女虐待尤甚。大部分的婦女都時興縛腳,但是,蟳埔阿姨是從來不纏腳的。因為該村的大男人都出海捕魚或從事海上運輸貿易。家務、農活、養蛇、挑魚、摃網……都由勤勞能幹的“蟳埔阿姨 ”來承擔。試想,三寸金蓮如何能適應爛泥海灘呢?就拿她們穿的寬筒褲來講吧,人類學家們也認為與“蟳埔阿姨”從事的勞動有關:一來在海灘上行走時便於卷起褲管;二來寬闊的海灘男女嘈雜,無遮無掩。


蟳埔阿姨們只要避開人群,挽起一只褲管,就可以若無其事地“方便”了。“蟳埔阿姨”穿的上衣,則是赤褐色的側襟衣。當地人稱之為“薯榔衫”。她們從山上挖來一種俗稱“薯榔”的塊根植物,輾壓出赤褐色的液汁,加水稀釋,然後把整條白棉布做成的衣服放在裡面浸泡,加熱一段時間過後撈出晒乾。為使顏色更深、光澤更好,也有加點新鮮豬血或蛋清的。據當地群眾講,經過這樣加工的“薯榔衣”,不怕風和浪,不怕泥巴沾,最適用於成年累月與海水和泥灘打交道的蟳埔阿姨了。不過,在時代潮流衝擊下,蟳埔阿姨的上衣已不是清一色的“薯榔衣”了,年青的女孩子也不再穿寬筒黑褲了。然而,獨特的“粗腳頭”卻是改變不了的。


上面說過,城裡人稱蟳埔阿姨是“粗腳氏”,稱蟳埔阿姨的發式為“粗腳頭”。在這個“粗腳頭”上,除了鮮花外,還有各種製作精美的鍍金梳子、金釵、銀針、金簪等金銀首飾,中間橫插一支象牙筷子,滿頭金鐺鐺,與四時鮮花組成美妙的圖案。“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與羞澀的惠東女相反,?埔阿姨卻毫不掩飾自己的愛美之心。她們三五成群地坐在家門口,或對鏡梳妝,或相互用紅頭繩絞拔臉毛,顯得那樣坦然自若。蚵、蚵殼厝與“蟳埔阿姨魚檔”


提起蟳埔,人們就會想起蟳埔蚵,想起令人垂涎欲滴的“蚵仔煎”,想起與蠔結下不解之緣的蟳埔阿姨。蟳埔灘塗多,海水與江水隨著潮起潮落在這兒展開拉鋸戰,正因為咸淡水相交,海水中微生物豐富,所以這兒養殖出來的牡蠣(蠔)特別肥碩鮮美,是烹煮“蚵仔煎 ”的上好原料。閩南有名俗語:“二月肥蠔肥韭菜”,我們在蟳埔採訪時,正值早春二月,美美地品嘗了一餐正宗的閩南風味“蠔仔煎”。這個季節,蟳埔村家家戶戶門口,蟳埔阿姨們團團圍坐在裝滿帶殼牡蠣的大桶旁,邊海闊天空地聊天,邊用鐵鑽熟練地撬開蠔殼,把水靈靈的蠔肉取出……在嘻笑聲中,腳邊的蠔殼已堆成小丘。一位中年蟳埔阿姨笑著對我們說:別小看這些氂殼,用處可多了。用蠔殼燒成的殼灰質量優於石灰;蠔殼又是一味中藥材,民間傳方“牡蠣龍骨湯”是治療肝炎的良藥;紫菜養殖場則把蠔殼鑽孔串起來作為吊養紫菜的孢子附著物;更有趣的是蟳埔人從海邊撈起一船船大蠔殼,砌牆建房。


由於蠔殼中有天然氣孔,隔熱性能好,所以蠔殼厝冬暖夏涼。儘管村裡磚石結構的樓房越來越多,很多蟳埔阿姨仍歡喜住在蠔殼厝裡。每天凌晨雞啼時分,蟳埔阿姨們就得揉開睡意朦朧的雙眼,起床做飯,然後踩上自行車載著兩大簍昨天剝好的蠔仔以及村裡男人出海打捕來的魚、蟹,成群結隊,奔赴泉州、青陽、石獅、南安等各個菜市場,搶佔攤位,形成當地人常見的“蟳埔阿姨魚檔”。她們一個個諳熟生意經,心算能力特強,還有一張甜蜜的招呼顧客的嘴,但是,如果你討價後不買,她們更不留情面地反口相譏。她們搏擊商海就如在大海中一樣自如,天復一天,年復一年,樂此不彼。就連佩帶的耳墜,也做成清一色的秤鉤形狀。存疑:是否阿拉伯後裔?


蟳埔阿姨不僅服飾、風俗與眾不同,而且話音也與周邊的村莊有很大差異--被稱之為“蟳埔腔”。於是,人們產生一個猜想:蟳埔人是否阿拉伯後裔?她們特殊的語音“蟳埔腔”是否因僻居海隅而較少失真?她們擅於經商的本領是否亦是其祖先(阿拉伯商人)的遺風呢?她們酷愛佩戴鮮花的習俗是否因為她們的先祖曾是雲麓花園的主人?蟳埔男人下海時喜歡把衣服纏在頭上,女人喜歡系頭巾,是否是阿拉伯人裹頭和罩面風俗的遺存?日本學者藤田豐八在其論著《泉州阿拉伯人》一文中說:“蕃人居留此地者,多在城南瀕江之邊”;日本學者桑原騭莊也說:“泉州蕃坊在州城之南,地臨晉江,便於出海,故置蕃坊於此。”蟳埔是否也在“蕃坊”之列呢?所有這些,都是費解之謎?使蟳埔阿姨的奇異風俗更添神秘色彩。


蟳埔社區內一場媽祖巡香活動隆重舉行,上千蟳埔女村民參加了踩街巡遊活動。“蟳埔女”與惠安女、湄洲女一同被譽為福建三大漁女,是閩南沿海一大民俗奇觀。她們盤頭插花,戴著丁香耳墜,穿著大裾衫、寬腳褲,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情。




泉州蟳埔文化探幽:村內無處不飛花。


從西部再回到我們福建,泉州的惠安女天下聞名,不過在泉州還有一個地方的婦女,打扮也很有特色,這就是蟳埔婦女,蟳埔女喜歡花,而且鮮花要戴在頭上,在春天到了蟳埔,那真是無處不飛花。


愛花是蟳埔女的天性。她們用麻繩把花苞或花蕊編成一環環,圍在髮髻上,少則一二環,多的有四五環。這不只是一種裝飾,更是一種樂趣。一位蟳埔阿姨說,戴花的風俗從幾百年前就流傳下來了。為什麼會有這種風俗呢?一直沒有定論。不過這頭上的鮮花,就是蟳埔女幸福生活的另一種詮釋。可不是嗎?不論是素雅的白菊花,粉球狀的粗糠花,還是含笑花苞,圍繞在髮髻周圍,更增添一份嫵媚。據介紹,鮮花要特別的日子才戴,平常插一個塑膠花,比較方便。


另外,長幼輩份的區分體現在耳墜上。未婚女子戴丁勾耳環,結婚後加上耳墜,稱“丁香墜”,做奶奶後改戴“老媽丁香耳墜”。現在耳飾的區分逐漸淡化,不過這戴花的傳統卻一直長盛不衰。誰家有了喜事,比如蓋房子結婚生小孩,會備上很多小花環分贈鄉里婦女。層次分明的鮮花開在頭上,好像一個個小花圃。人面桃花相映紅,眾多蟳埔女聚集在一起,更是 紫嫣紅。加上小梳子、骨簪和傳統的服飾,愈加鮮豔。愛花,戴花,清香美妙的花,源遠流長的戴花習俗。除了蟳埔女,還有誰有這等巧思,把花的美和發的秀搭配得這麼和諧呢?



蟳埔女的服飾獨特,別具一格。她們身穿褐色的衣服,下穿黑布褲,頭髮盤到腦後,綰成一個圓髻,用鮮花串成花環,俗稱“簪花圍”,簪戴在綰髻四周,中間插一根象牙筷子。

蟳埔女的服飾,有研究者認為是宋朝楊八姐服飾的遺風。楊文廣平閩十八洞是藉宋名將楊文廣之名,其實是演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平峒蠻、闢草茉之事蹟。《平閩十八洞》書中所列洞府中也沒有白鹿洞和蝴蝶洞。認為蟳埔女服飾受楊八姐的影響是沒有什麼根據的。


還有研究者認為,蟳埔姨的簪花圍是宋元時期遺留下來的阿拉伯人風俗。元朝汪大淵、明朝鞏珍、費信等到過阿拉伯國家,見過阿拉伯人的服飾,在他們的著作中,沒有見到有阿拉伯婦女簪花圍的記載。宋元時期,居住在中國的阿拉伯婦女也不見有簪花圍的記載。認為蟳埔女簪花圍是宋元時期阿拉伯人遺留下來的風俗難以令人信服。

簪花是中國古代婦女裝飾的遺風,早在漢代已經出現,一直延續至今。 李亦園教授認為,蟳埔女的服飾具有族群的特徵,在交易關係上是一種判別的“商標”,在族內則是一種認同,這是精闢的論述。



“蟳埔女”已被中國福建省觀光局列為”五女“(惠安女、蟳埔女、湄洲女、客家女、畬族女)戰略品牌之一,將成為繼惠安女之後,福建又一富有特色的旅遊品牌。

(板主: 好也, 最好蓋個大園區一起展覽, 就像要看人類的老祖宗, 只要去木柵或是壽山, 可以一次看得夠, 多過癮!!)












蚵殼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