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灣要選主題曲,「我身騎白馬過三關,改換素衣啊回中原……」的七字調,應該要比「三民主義,吾黨所宗……」,更貼近台灣人民的心。

以前許多人總覺得看歌仔戲沒水準,現在可能只有台灣人自己還這麼認為。歌仔戲藝人王金櫻說,她和劇團到荷蘭表演,謝幕時,觀眾起立鼓掌足足有十分鐘之久。薪傳獎得主廖瓊枝到法國巴黎演出,聽不懂台語的法國人讚歎地表示,歌仔戲就是「Taiwan Opera」(台灣歌劇)。


的確,歌仔戲是唯一生於台灣、長於台灣的戲曲。歌仔戲的歷史,密切貼和著台灣百年來的脈動,它與台灣人一同走過日據時代的淒苦、一起為光復歡騰、一起戒嚴解嚴、一起邁入這複雜新穎的現代社會。

歌仔戲不僅和台灣人一起笑、一起哭。它還繼承了從唐山渡海來台的移民特質──勇敢創新、機靈變巧、兼容並蓄、生命力強韌。也因為具備了如此的「台灣精神」,歌仔戲才能在其他傳統劇種如北管、南管等紛紛瀕臨沒落和失傳之時,還能在目前台灣的戲曲界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現今社會變動實在太快,一向聰明伶俐的歌仔戲,腳步也因追趕不及而略顯遲緩。最古老的本地歌仔,僅餘的一脈傳承如風中之燭。謀生於廟口的外台戲,所得戲金、觀眾和表演場地全都日漸減少中。


盛極一時的內台戲早已銷聲匿跡,曾經風行家家戶戶的電視歌仔戲也已輝煌不再。而看來光鮮亮麗的現代劇場表演,背後的劇團有許多是以執著傻勁苦撐,公演之後不賺錢還倒貼的狀況時有所聞。

相較於國外人士對Taiwan Opera的肯定和好評,台灣民眾自己卻因為對歌仔戲習以為常,而逐漸忽視或懶得去認識這個我們最熟悉的親人。我們不能想像如果台灣的歷史上沒有了歌仔戲的絃歌和鑼鼓,會變得多麼寂靜而無味,而台灣人的生活又會少了多少笑聲和淚水。




歌仔戲的起源



看「歌仔冊」唸「歌仔」,是早期臺灣農村社會最重要的休閒;無論是農家忙餘所唱,市井小民平時歌詠的「歌仔」、「臺灣雜念」、街頭賣藝的盲人「唸歌」或乞丐走唱的「乞食調」等,唱的都是「錦歌」。「錦歌」繼承明代以來南方的小曲小調,主要以閩南的民歌為基礎,吸收一些民間小戲的部分曲調而形成。剛開始只是一般老百姓業餘的單純歌唱,由於廣受喜愛,慢慢發展成職業江湖藝人的通俗故事說唱 。 


臺灣自西元一六二四年起就有搬演中國戲曲的紀錄,由閩、粵入臺的戲曲劇種有梨園戲、高甲戲、亂彈戲、福州戲、莆仙戲、車鼓戲、司公戲、傀儡戲、布袋戲、四平戲、潮州戲、皮影戲、客家三腳採茶戲等十三種。「錦歌」(臺灣稱「歌仔」),在臺灣宜蘭地區結合了「車鼓戲」的場面和動作表演,產生形式簡單的「老歌仔戲」;之後,又吸收其他多種流行劇種的戲目、音樂和表演藝術,而發展為成熟的歌仔戲。約一九二五年,歌仔戲就進入了內臺演出;其後,又大量吸收上海﹑福州京劇戲班的機關布景和表演,豐富了通俗劇場的內涵,大受群眾歡迎。



概括地說,歌仔戲可算是臺灣土生土長的戲劇;風靡全臺的歌仔戲,不僅傳回大陸福建,也同時流行於東南亞一帶的華人地區。臺灣歌仔戲最風光的時候,在內臺、野臺、廣播、電影和電視中都有蓬勃發展,更是廟會酬神、特別喜慶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舞臺表演。七○年代起,臺灣經濟起飛,社會全面工商化,各種大眾娛樂紛出,傳統戲曲逐漸失去了舞臺;但是,近年來有許多的學者、文化人及現代劇場工作者熱心投入,加以改進及發揚,使歌仔戲又獲得新的活力,登上現代劇場和國際舞臺。現代歌仔戲能夠老幹發新枝,正如同其形成和發展的各個階段,處處顯現融和演進的能力。


以其音樂來說,老歌仔戲的曲調有民謠變形的錦歌和民歌、以唱腔發紓苦悶辛酸的哭調、吸收其他劇種的戲曲;新增的部分則有樂師自創或當代流行歌曲的新調。


歌仔戲的伴奏有傳統樂器的椰胡、大廣弦、京胡、南胡、月琴、三絃、笛、簫、古箏、嗩吶、扣仔板、梆子、大鑼、小鑼、通鼓、北鼓、鈔、大鈸、小鈸、雙鈴、水魚及板拍等,有西洋樂器的爵士鼓、電子琴、電吉他、薩克斯風及大提琴等;凡是能夠助長音樂更加悅耳動聽者,都有人使用。



歌仔戲的行當原來只有小生、小丑和小旦,後來吸收其他大戲的表演,逐漸增為小生、副生(即第二個「生」的意思,若演反面人物,稱反生;若會武功,就是武生)、苦旦、副旦(即第二個「旦」的意思,又稱花旦,若演反面的壞女人,稱妖婦)、大花、老婆(老旦)、三花及彩旦(三八)等八大腳色。從這樣的腳色行當名稱來看,歌仔戲滑稽詼諧,俚俗生活化的特點已呼之欲出。 


話劇對於歌仔戲的戲目也發生極大的影響,傳統戲曲的歷史故事、神怪吉慶、傳說故事、劍俠加上現代的奇情浪漫、戀愛情仇、生活笑鬧等等題材,運用更加活潑自由;希臘悲劇伊低帕斯王、法國小說茶花女、西方名劇如哈姆雷特、歌劇魅影、欽差大臣也都可以翻版演出。



歌仔戲曾經全面深入臺灣民眾的生活,反映臺灣民眾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具有無比的生命力;未來若能抓得住時尚脈動,或許能演出新的民間生活劇場。




案 : 「胡撇仔戲」,由opera一字的日語讀音而來,根據謝筱玫〈胡撇仔及其歷史源由〉一文(《中外文學》2002年5月號),具有「濃厚的綜藝特質與效果」、「寫實的表演手法」、「著重象徵手法的意象劇場」、「通俗的劇情」等內在與外顯的特質。這種表演形式繁榮於1950年代的台灣社會,原先指的是跳脫正統戲曲規範的一種獨特表演風格,這個詞的涵義隨著時代的演進與使用者的引申,慢慢有了新的詞變:「胡」字原有胡來、不依規範之意,「撇」字原有拋開、清除之意(denote),「仔」在台語當中,多半當語氣助詞,沒有太多的意義,「戲」指的當然就是戲劇表演。




唐美雲歌仔戲團 : http://www.meiyunt.org.tw/

河洛歌子戲團 : http://www.holoopera.com.tw/





壓不扁的野菊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