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陸豐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之地。在這片土地上,沿海、平原與山區組成了一個天然的生態環境,承載著千百年來的風霜雨雪和榮辱哀樂,也繪出了一幅幅鄉人勤奮耕讀的歷史畫卷。以畬民和蜑民為標誌的百越文化,以福佬人為主體的早期河洛文化及以客家人為代表的中原文化都在這塊熱土上繁衍生息,其厚重的文化積澱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奮進的海陸豐人。探尋和挖掘這些文化積澱並使之成為發展海陸豐文化事業的獨特優勢無疑是我們的責任。
  要把汕尾市的文化做強做大,首先要考慮的是海陸豐的人文傳統和文化特色。極具傳統文化特色的人文事象,有的急需我們去挖掘、搶救和開發,有的則需要進行理論的研究和探討。
  

紅色文化
  這是海陸豐最具代表性和最有歷史價值的重大人文遺產。事實上,建國以來地方黨政已經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蒐集文物到開闢展館都做了大量的投入。經過半個世紀的積累,可以說,有關大革命時期的各種文物資料包括實物已經十分豐富了,而且也已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包括教育效益和經濟效益。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把這個基地做大做強。最近媒體披露,湖南湘潭市決定投入2.9億元在韶山大規模打造毛澤東紀念館。我在想,如果我們汕尾市能通過各種渠道籌集到哪怕是它的十分之一,即2900萬元,用來重新打造海陸豐農民運動紀念館和紅宮、紅場、彭湃故居,那也是十分可觀的。可以把它擴建為一座“海陸豐農民革命博物館”,還可以把中國當代農民革命運動和中國歷代農民起義的內容擴充進來,並利用現代化的聲光手段和多媒體來加以展現。比如有個外省遊客就建議,可以在展館內設一間放映室,把反映中國當代和歷代農民運動的電影、電視搞一個精彩剪輯,讓參觀者既受到直觀教育,又得到藝術享受。這樣的話,除了一般遊客,大學生和專業人士也會來參觀學習,使這個博物館或展館成為一個很好的中國歷史教育基地,而不單純是一個大革命時期的紅色教育基地。


戲曲文化
  海陸豐素有“戲曲之鄉”和“戲劇寶地”之美稱。民間所謂“戲棚論千個,戲仔算唔來”,“白字弦、正字鼓、西秦大 (鈸)響街肚”正是戲曲之鄉的生動寫照。從明初至清初,先後有三種“南戲” 即正字戲、白字戲和西秦戲傳入粵東,最後都在海陸豐扎根,且五六百年來長盛不衰。戲班眾多,戲臺林立,戲曲藝人一代接一代,戲曲觀眾更是多得不可勝數。過去一年到頭,三個劇種的戲班除在粵東各地城鄉演出,還多次到香港及東南亞華人社區獻演。這三個古老劇種的劇目、聲腔和程式豐富多彩,行當、服飾和臉譜也各具特色。我在四十七年前(1960年)曾向當時的著名老藝人陳寶壽、十二仔旦及良醜(矮仔良)等做過語音調查,紀錄了十幾出傳統戲的“戲棚頂話”,深深體會到這三個劇種所彰顯出來的重要價值和歷史地位。所以,在我國地方戲曲史中,海陸豐三種古代戲劇得到不少戲曲理論家的重點評述是不足為怪的。解放以來,海陸豐的文人學者和戲劇理論工作者也寫了許多研究性質的學術論著,對三種戲劇作了系統的探討和研究,如廣東社科院的許翼心教授和海陸豐文化局的呂匹、陳守繼、陳春淮、林澤民等先生。我本人則主要是在戲曲語言方面做過一些調查和研究。三種古代戲劇能在家鄉扎根數百年,為海陸豐文化增添了無限光彩,值得所有鄉人自豪。
  為了弘揚這一傳統文化優勢,我建議修建一座“海陸豐古代戲劇博物館”(或大型展覽館),地點可以選擇在附近有古老戲臺的地方(海陸豐最早的戲臺建于明初洪武年間),以便於演出和參觀,還可以節省修建戲臺的費用。把三種戲劇的演變發展及其演出歷史通過文字、圖片和蒐集到的各種實物加以展示,包括歷代保存下來的劇本、劇目、服飾、道具、臉譜、樂器、曲譜、戲臺模型以及歷代戲班和名伶的資料等等。此外還有解放前出的留聲機唱片,解放後至今出的各種音像製品。通過現代化的聲光手段和演員的現場演出,讓人們親睹三種古代戲劇的風采。這樣的博物館或展館將會吸引大批戲迷、遊客和戲劇工作者慕名而來。也將為汕尾市的文化旅遊業開闢一條新的途徑。
  

蜑家文化
  海陸豐有總長302公里的海岸線,沿海居住著將近10萬人口的一個特殊族群 講福佬話的“甌船蜑家漁民”,海豐話俗稱“甌船仔”。據海豐縣志記載,蜑家人實際上是上古百越族的後裔,秦平百越時,因避戰亂而四散逃命,有的上山,有的入海。舊縣志雲“上山為畬,下海為蜑”所以畬族和蜑族都是海陸豐的先民。蜑家人因源於上古福建之甌江流域而被稱為“甌船仔”。他們世代浮家泛宅,以海為生。在舊時代,蜑家漁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不許讀書,不許居住陸上,不許穿鞋,不許穿新衣服,更令人髮指的是,許多青年漁民結婚時連初夜權都被漁霸佔有了。(記得汕尾解放後批鬥漁霸時,漁民們常有這樣的血淚控訴。)所以老一代的甌船蜑家漁民對“新舊社會兩重天”體會最深。現在,海陸豐的甌船漁民都在陸上安了家,他們分布在本市自東而西的甲東、甲子、甲西、湖東、碣石、金廂、大湖、田墘、遮浪、捷勝、汕尾、馬宮、 門、小漠等十幾個沿海鎮。
  甌船蜑家漁民不屬於少數民族,而是一支特殊族群,具有獨特的生活習俗和文化,語言也與陸上的福佬話不完全相同。尤其是蜑家漁歌,具有濃烈的族群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對這個族群的特殊文化現象,我們過去除了紀錄漁歌,對於蜑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特殊衣著、髮型頭飾、語言差異及祭祀形式等等都尚未作系統深入的調查。海陸豐有那麼多的蜑家漁民,這是一筆可貴的文化財富,很有必要以搶救遺產的手段把汕尾市有關蜑家文化的文物資料和實物加以蒐集(前幾年我在甲子還聽說有個老漁民還保存有一百多年以前其曾祖母穿過的衣服和戴過的頭飾)。有了各種各樣的實物、圖片和文字資料,包括蒐集到的舊式作業船、家眷船和各種漁具等,就可以在甌船蜑家漁民較集中的沿海(如汕尾或甲子的漁民新村),修建一座全國獨一無二的“甌船蜑家文化博物館”(或大型展覽館)。福建泉州市僅僅陳列一條宋代的木船 ,每年就能吸引數以百萬計的遊客去參觀,如果汕尾有這樣一個博物館,其對外影響和經濟收益就更不待言了。如果我們能把這一人文優勢加以重視和打造,我想至少可以申報為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畬族文化
  畬族是汕尾市唯一有聚落群居的少數民族,畬族人自稱“呵螺”[ho le],居住在海豐鵝埠鎮的紅羅村。只有40多戶一百三四十人。族名“畬”字海豐寫成俗字“輋”。畬族是瑤族的一支,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習俗,特別是畬語,是混雜著大量客家話的少數民族語言。2000年我帶日本京都大學的中西裕樹博士去鵝埠做過調查,現在該調查成果已在日本出版。外國人如此看重海豐的畬語,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所以,我建議市里把畬族特殊的的語言文化現象也給予關注。可以委託鵝埠鎮先開展文化調查和文物蒐集工作,然後在鵝埠圩內設一個“畬族文化陳列室”,由畬族人擔任講解和管理。這對尊重和弘揚少數民族的文化是有意義的,作為一個文化旅遊點,也一定有它的經濟效益。
  

客家人的尋根文化
  汕尾市的300萬人口中,大約有50萬客家人,(附帶說明,台灣的海陸豐客家人有四十五六萬,與本土人口相當。)其中純客縣陸河就佔了一半。客家人來自中原,有強固的尋根意識。他們“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所以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都保存著與中原官話較為接近的客家話。尋根意識的第二個表現就是建祖祠和修族譜。如果你到純客縣陸河去看一看就會發現,幾乎家家有族譜,每姓有祠堂,人口多的大姓,如葉姓、彭姓、羅姓則是村村有祠堂,他們把祖祠建得非常莊嚴肅穆而大氣,難怪有人說“客家人的祖祠就是西方人的教堂”。族譜、祖祠和客家話一樣,是客家人尋根文化的表現。我建議在陸河縣設一個“海陸豐客家人族譜檔案室”(或陳列室),這個檔案室可以設在一座最有代表性的大祠堂裡,展品除了族譜,還應該有海陸豐各地客家人各種祠堂的圖片。這樣的展館和展品不僅可以調動客家人的凝聚力,也給汕尾市文化事業增光添彩。對提高陸河縣的知名度和推動旅遊業也是很有好處的。
  

福佬人的祭祀文化
  祭祀文化又可稱作“香燭文化”,它是中國人從古到今崇拜神靈和紀念先輩的一種共同的文化現象。近代以來北方人已很少拜神了,但在南方仍很盛行,尤其是閩南、台灣和粵東的潮汕人、福佬人,祭祀文化最為發達。特別是海陸豐地區的福佬人(包括沿海的甌船蜑民),幾乎把祭祀文化發展到了極致,它是早期河洛文化的原始宗教和多神崇拜的繼承和發揚。每逢初一十五、節日神誕,香燭市場和供品市場就熱鬧非凡。特別是每年的清明節,是祭祀活動的高峰,數以十萬百萬噸的香、燭、紙、砲和各類祭品隨著千家萬戶的掃墓隊伍浩浩蕩蕩運往野外山頭。其場面之火熱恢宏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一系列的祭祀活動既給海陸豐帶來了一個龐大的祭祀文化市場,又使海陸豐產生了一種頗具規模的香燭品(含紙錢和砲仗)產業。我建議文化局和工商局的幹部在清明前和春節前這兩個時間段到經營香燭紙砲的大小商鋪去作一番社會調查,在春節後去玄武山和雞鳴寺參觀一次,肯定會對海陸豐的祭祀文化和“迷信產業”得到一些新的認識和啟示。從而對這一特殊的文化市場作出評估和正確的引導,使和諧社會多一份助力。至於怎樣使文化與旅遊業相互促進,我建議參照中宣部領導的有關講話來制定可行的措施。 (作者潘家懿系汕頭大學文學院教授、深圳大學文學院客座教授。)



資料來源: 海陸豐閩南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