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大遷移(二):人類大遷移的路線、年代、番號


第四節:吃飯的哲學

韋爾斯說:“大家圍在一桌吃飯。”
韋爾斯的故事用了很多西餐術語,聽不明白,咱們把它改寫一下。
金陵大觀園,史太君開大宴。
史太君說:“只有一個菜,清燉 impala。”
薛姨媽問:“啥叫 impala?”
史太君說:“這是上等的非洲撒哈拉羚羊,歐洲、亞洲都沒有。”
史太君的大宴,誰敢說不好?
賈璉說:“俺要吃辣子雞丁。”。
史太君說:“都是跟鳳辣子學的。”
賈寶玉說:“俺要吃螃蟹,開詩社。”
史太君說:“準是黛玉的主意,罰她去買鎮江香醋!”


過了一千年,金陵有個“榮寧縣”,人們有三種吃飯方法:
(1)清水煮湯圓,impala。(2)吃啥都放醋。(3)吃啥都放辣子。

北大荒有個“鳳辣縣”,人們吃飯有兩種方法:
(1)清水煮餃子,impala。(2)吃啥都放辣椒。


韋爾斯說,把吃飯換成基因。賈璉、寶玉是賈赦、賈政的下一代。
(1)一千年後,吃辣、用醋的人們是賈政、賈赦基因置換的下一代。
(2)很多人仍然保持著老賈家的基因。
(3)寶玉的後代沒有闖關東。“鳳辣縣”的人說,他們的老家是金陵。
(4)人類學研究的基因段落與身體特徵無關。


一些民族的 impala。
非洲:H1(21),H2(79),21%具有H1,79%具有H2。
H2參加大遷移的人數較少,多數人還在非洲。

(1)滿族:H1(16。7);(2)藏族:H2(12。5);
(3)蒙族:H1(58。3),H2(4。2);
(4)江北漢族:H1(8。5);
(5)江南漢族:H1(7。9),H2(0。4)。
計算一下這些人的總數是多少?



第五節:兩種符號系統

人類學的基因類型,有兩種符號系統。
韋爾斯用M代表置換(Mutation)。把M168稱作impala。
另一種是用H,代表突變( Haplotype)。亞洲基因調查中,把
H1和H2叫作 impala。為啥有兩套符號系統呢?

原來,M並不代表 Mutation,而是代表 Man,或者 Male。
遠古農業大遷移,婦女們愛旅遊。人們在對線粒體mtDNA研究中發現,
女性基因的分布很廣,把上古大遷移路線給弄亂了。幸虧男子老實巴交,
始終在家裡洗衣服、做飯。人類學家開始研究Y染色體。

原來,H並不代表 Haplotype,而是代表 Han。
金力專心研究漢族的基因。基因調查很費錢,他們資金有限。來了個亞洲
調查的大項目,以前那麼多的樣品標籤,全改過來,也不容易,換一個
英文單詞 Haplotype,省事。

M和H符號系統,分別描述世界大遷移和亞洲大遷移。



第六節:人類大遷移各路大軍番號


這裡,把韋爾斯對人類大遷移的敘述轉抄出來,人們可以了解一下大
遷移的歷史。

撒哈拉大草原多美呀!很多非洲人在家門口玩,在大草原捉蝴蝶,
還跑到地中海去抓螃蟹。韋爾斯把這些人稱為“中東人”。
年代:五萬年前;地點:北非;番號:M168。
最早離開非洲的人,叫作M130海軍部隊,去了澳洲和美洲。

四萬五千年前,那些中東人,把M168置換為M89。
四萬年前,撒哈拉完全變成了大沙漠。很多人不能回家了。
中東人中一些人,基因發生置換,把M89置換為M9。
這些人想得開,不能回家,就到東方去尋找樂園,他們組成了歐亞兵團。

歐亞兵團,即M9兵團,在克什米爾分兵兩路。
東行的亞洲軍,為M175軍;北行的歐美軍,為M45軍。

北行軍無力翻越天山,至俄羅斯鄂畢河畔,再分兵兩路。
M45軍的西行部隊到達烏克蘭,進行了數千年的休整。三萬年前到達西
歐的,叫作M173師。
M45軍的東行部隊,叫作M242師,到達西伯利亞。二萬年前,西伯利
亞人派出M3旅,去了美洲。
亞洲軍,M175軍無力攀登喜瑪拉雅,繼續東行,M20進入印度。

西元八千年前後,農業大遷移。中東M172軍進入南歐。高加索
M17軍南遷。此外還有非洲班圖語南移,墨西哥印地安人北上等等。


各軍的年表歸納入如下:
M168:5萬年前;M130(澳、美):5萬年前;
M89(中東):4萬5千年前;M9(歐亞兵團):3萬5千年前;
M45(歐亞軍團北行軍,歐美軍):3萬5千年前;
M175(歐亞軍團東行軍,亞洲軍):3萬5千年前。
M173(西歐):3萬年前;M242(西伯利亞);2萬年前;
M3(美洲):2萬年前。M20(印度)三萬年前。


上古中華遷移大軍。
時間:三萬五千年前。
番號:M9歐亞兵團,M175亞洲軍,昆明軍區。
總司令:祝融元帥。
祝中華各民族融合,共同繁榮。

-------------------------------



上古大遷移(之三):中華大遷移密碼


第七節:天下文章,人類學基因段落
Impala,非洲人的密碼H1。


第八節:人類學基因置換
第一代H4,第二代H5、第三代H6,第四代H7、H8。
亞洲基因類型置換代一覽。


第九節:中華大遷移基因類型
中華21個民族的15種基因類型分布。

--------------------
參考資料:
(1)Y-Chromosome Evidence for a
Northward Migration of Mordern
Humans Estern Asia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Am. J. Genet. 65:1718-1724,1999

(2)《The Juourney of Man
A Genetic Odyssey》
Spencer Wells





上古大遷移(四):上古中華大遷移,基因調查數據



第十節:中華基因分布


(一)密碼中的密碼

H6是在東亞產生最早的第四代基因置換。
H6、H7、H8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三種基因類型。
這三個基因類型,是東亞大遷移密碼中的密碼。


(1)鄂溫克族、滿族、蒙族、回族、藏族和江北漢族都具有H8,
但是沒有H7。H7沒有參加上古大遷移。

雖然H7和H8是同一代置換,但是產生較晚。
看一下H7的數據:
江南漢族(1。8);湖北土家族(10);福建畬族(27);
廣西南丹瑤族(30);;台灣泰雅族(4。2),
泰國東北(5);Batak族(16。7);


(2)泰國、老 過Batak族有H7,但是沒有H8。
柬埔寨和馬來西亞有H8,但是沒有H7。
不能光看百分比,計算了人數才有意義。

雲南有52個民族,少數民族佔33%,
H7和H8的老家在哪裡?滇池會告訴你。
種了幾千年大米,吃飯是考古學問題。
說了上萬年的話,總該弄清語言軌跡。
農業大遷移,何處能找到遠古的農具?
人類學家已經弄清楚了印尼到夏威夷,
印度支那的事情,不會是很久遠的謎。


(3)俄國西伯利亞的Buryat族:H1(75),H4(25)
Buryat族隨歐洲軍北進,到達俄羅斯後東移至西伯利亞。
Buryat族不具有H6、H7、H8。


(二)H9(H10)
H9參加了上古大遷移。江北各民族沒有H10。
上古北上大遷移時,H10還不夠強大。
H10:廣西侗族(10);台灣泰雅族(8。3);台灣排灣族(27。3)


(三)H11(H12)
H11與H12都沒有參加上古北上大遷移。

H12也是產生較晚的基因置換代。
H12:廣西壯族(10。7);湖北土家族(10);江南漢族(0。7)。



第十一節:結束語

中華民族在產生了強大的第三代H6、H9和第四代H7、H8後,才派出
遠征軍。
上古基因年代計算,需要提出數學模型。
首先要確定上古初始人口,根據人類學家推算,三萬五千年前,東亞
人口為 750-2000人。七百五十人,是上古一個寨子能夠抵禦野獸襲擊,
採獵生存,繁衍後代的最少人口。第二,父親二十歲有兒子,20年為
一代。第三,各基因類型的人數比例、置換速率,自然環境等等。
在東北和江南發現的古人牙齒,年代於18,000--25,000年前。

結合考古學、語言學,閱讀數據,
人們可以發現很多古代的秘密。
歷史寫在各族人民的身體裡,
誰能把她塗抹,刪改,懷疑?
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相信人類,相信科學,相信自己。

天生麗質難自棄,滇山青青滇池碧。
路漫漫其修遠兮,爾何懷乎故宇?





東亞基因調查數據


(一)中國22省,21個民族基因調查數據

鄂溫克族(黑龍江):
H1(50),H5(13),H6(13),H8(25);
滿族(吉林):H1(17),H4(11),H5(22),
H6(28),H8(17),H9(6);
蒙族(內蒙):H1(58),H2(4),H4(8),H5(13),
H6(4),H8(4),H9(4),H16(4);
回族(寧夏):H1(10),H2(5),H4(20),
H5(30),H8(20),H14(10),H16(5);
藏族(西藏):H2(13),H3(25),H4(13),H8(50)。

漢族(江北):H1(9),H4(2),H5(22),H6(29),
H8(23),H9(10),H13(5);
漢族(江南):H1(8),H2(1),H4(1),H5(13),
H6(25),H7(2),H8(28),H9(17),H11(4),
H12(1),H13(1)。
土家族(湖北):H1(10),H5(20),H6(30),
H7(10),H9(20),H12(10);
畬族(福建):H1(18),H5(9),H6(18),
H7(27),H8(18),H11(9);
彞族(貴州):H3(14),H5(43),H6(21),
H8(7),H11(14)。

泰雅族(台灣):H6(29),H7(4),H8(4),
H9(54),H10(8);
排灣族(台灣):H8(18),H9(55),H10(27);
阿美族(台灣):H9(100);
亞美族(台灣):H9(25),H11(75)。

瑤族(廣西南丹):H1(50),H5(20),H7(30);
瑤族(廣西金秀):H1(20),H3(30),H6(10),
H11(40);
壯族(廣西):H1(3),H3(4),H4(7),H5(4);
H6(4),H8(25),H9(18),H11(25),H12(11);
侗族(廣西):H1(20),H6(10),H8(20),
H9(20),H10(10),H11(20);
黎族(海南):H8(9),H9(27),H11(55),H12(9)。

景頗族(雲南):H8(100);
布依族(雲南):H1(20),H5(20),H11(60);
拉祜族(雲南):H1(20),H4(60),H11(20)。


(二)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基因調查數據

柬埔寨:H1(4),H2(4),H5(11),H5(11),
H6(4),H8(15),H9(4),H10(4),H11(23),
H12(12),H14(4),H16(4);
Batak族(Laos):H1(6),H4(6),H5(11),H6(11),
H7(17),H9(22),H11(28);
泰國東北部:H4(5),H5(5),H6(5),H7(5),
H9(5),H10(5),H11(45),H12(20),H14(5);
馬來西亞:H4(8),H5(7),H6(31),H8(15),
H9(7),H10(23),H11(8);
爪哇:H1(9),H4(9),H5(27),H6(9),
H9(18),H10(9),H11(18)。

Buryat族(俄國,西伯利亞):H1(75),H4(25);
南洋群島:H1(16),H4(2),H5(40),H14(4),H17(38);
日本:H1(21),H3(28),H5(21),H6(17),
H8(10),H9(3);
朝鮮:H5(57),H8(43)。

歐洲:H1(10),H4(13),H5(26),H14(51);
美洲印地安:H14(4),H15(96);
非洲:H1(21),H2(79)。


注:轉抄數據時,小數部分作了四捨五入。
----------------
參考資料:
(1)Y-Chromosome Evidence for a
Northward Migration of Mordern
Humans into Estern Asia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Am. J. Genet. 65:1718-1724,1999

作者來自:
Human Genetics Center;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National Human genome center at Shanghai;
Rui-Jin Hospital ;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Kunming;
Institute of Genet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 等。

The research and the sample collection were
sponsored primary by the Chines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基因學與上古中華大遷移(之一):基因學

在博物館,老師指著北京猿人的模型說:“這就是你們的祖宗。”
小學生把老師說的每個字都記下來,回去還要寫作文哪!

1856年,人們在德國發現了尼德蘭直立人(Neaderthals)的化石。
有人說,尼德蘭直立人是歐洲人的祖宗。大約二萬五千年前,尼德蘭
人的蹤跡才在歐洲完全消失。

1922年,兩個淘氣的法國孩子鑽進了山洞,發現了三萬年前的壁畫。
考古學和基因學證明,畫圖畫的人,是歐洲人的祖宗。

直到1997年,很多學者還在為北京猿人、尼德蘭人辯護,他們不願意
接受八十年代的人類學新理論。一些人寧願承認直立行走的本地猴子,
也不願意承認會說話、會畫圖的非洲來客。

顯然,尼德蘭人曾經和歐洲人飲過一條河的水。說不定,北京猿人也和
黃帝隔山相望。啥也別說了,太可怕了。只當是那時天地寬,雙方沒有
接觸,可憐的啞巴猿人悄悄地失蹤了。

第一節:雙螺旋八卦

八卦其實只有四個字:A(Adenine),T(Thymine),
G(Guanine),C(Cytosine)。
ATGC,每個字母代表一個化學結構。
這麼說著累得慌,換個說法,暫且把ATGC,寫作:
“東南西北”,便於敘述。

南對北,西對東。基因語言中,A對T,G對C。
上聯是:東南西北。下聯一定是:西北東南。
上聯加下聯,剛好八個字,故曰:八卦。

人體基因中的DNA分子,就是一幅很長的對聯,對得非常工整。
長聯上,寫滿了“東東南北西東北北西東。。。”可長了。
寫那麼多“東南西北”幹啥呀,又不旅遊?
電腦語言是二進位製,“0和1”的各種組合,匯成人類語言。
人體語言是四進位製,“ATGC”的各種組合,匯成人體的生化語言。


一幅萬字長聯,抄一遍,不出錯才怪哪!有個省事的辦法。
“老大”手裡拿著上聯,把下聯交給“老二”。
“老大”手裡的“東南西北”,自然會產生下聯“西北東南”;
“老二”手裡的“西北東南”,自然會產生上聯“東南西北”。
對聯工整,所以“老大”、“老二”手中的對聯,一字不差。
“自然”是什麼意思?“天法道, 道法自然。”

那是人體固有的功能。當人體細胞分裂時,每個細胞都要帶有精確相同的
DNA分子,不能出半點差錯。
長聯不能做成長軸,掛在牆上,而是要擰成“麻花兒”。
這就是 Waston_Crick 的 DNA 雙螺旋模型。


第二節: RNA 八卦陣

人吃了飯,把食物消化為二十種氨基酸和醣。
人體按照DNA的指令,選擇適當的氨基酸,合成為蛋白質。

DNA 並不直接參與生命工程,而是把指令傳給 RNA。
如果說DNA是“父母大人”,那麼RNA 就是傳遞父母指令的信使。
DNA中“ATGC”,在RNA 中要改為:“AUGC”,也就是把
T(Thymine),換為U(Uracil)。

有了RNA,人們就可以把生物語言翻譯為漢語了。RNA 也是一個很長
的分子,寫成條幅,只有“AUGC”四個字母。人體會讀四進位製語言。
條幅被分為很多“位元組”,每個位元組有三個字母。

例如:“GGU”或者“GGC”,對應於“甘氨酸(Glycine)”;
“GAA”或者“GAG”,應於“谷氨酸(L_Glutamic Acid)”。
“三位元組”對應一種氨基酸,可以重複。
另外還有三個“結束指令(Termination)”信號。
人體的 RNA 指令與氨基酸、標點符號的對應關係,
8X8=64,是一個八卦陣。



第三節: 置換

天大地大,爹娘最大。DNA 中,包含著“爹娘指示”。
在上古大遷移中,人們的 DNA要作一些置換。
例如,在某一小段,“AGC”變為“AGT”,“C”置換為“T”,
叫作:C--T mutation。

各個群族自然環境不同。能夠適應環境的美男,才有健壯的體魄,
力拔山兮氣蓋世,衝風起兮水揚波。
西雙版納,古樸山歌,提竹桶兮擔水果,衣裙繡綴色彩多,
上古美女是嫦娥。

DNA的主要指令,可不敢亂變。五十年代,非洲某地曾經發現一種疾病,
叫作“鐮刀紅血球病”。病人DNA中的置換,使得蛋白質用錯了氨基酸。

DNA 是很大的分子,對聯寫得滿滿的,哪能全是“指示”呀?
“爹娘題字”之外的文字,與生命指令無關,可以發生置換。

道可道,非常道。旋而不玄,眾妙之門。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學之要勤。
-----------------
參考資料: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J. D. Watson & F.H.C.Crick
Nature, April 12,1953

《The Juourney of Man
A Genetic Odyssey》
Spencer Wells





閒談:劉邦和項羽


劉邦是江蘇徐州人。
劉邦祖上在陝西安塞放過羊,在山西普救寺燒過香。
秦是陝西,魏是山西,劉邦跟崔鶯鶯是老鄉。
(“高祖,劉累之後,別食邑于範,士會之裔,留秦不反,更為劉氏。”
“劉氏隨魏徙大梁,移在豐,居中陽裡。”)
項羽是江蘇宿豫人。
項羽也是會稽人,在那疙瘩招了八千壯士。

上古的地圖和現在不一樣。
黃河在上古時不知道改了多少次道,有時去河北,有時去山東,在江蘇也
玩了好幾回,海岸線才變成今天的樣子。
河北、蘇北、魯西的大片土地,是黃河、長江水衝出來的。
因此,上古時,這些地方,有很大一片是低窪地。


中華上古大遷移,從雲南出發,一路西去四川、西藏,另一路沿海岸北行,
經粵閩到達江浙。這裡說的江蘇,是江蘇的長江以南部分。

一支遷移軍渡過長江,兵分兩路。一路繼續北上,去了東北。
另一路,喝的是黃河的水。上古人依賴森林,靠採果漁獵為生,因此,他
們沒有在蘇北、河北、魯西停留。因為這裡是低窪地。一個支隊去山東,
建立了膠東根據地。大部隊進軍晉南、陝西,上古時,那裡有花果山。

一萬年前,江南和江北之間,曾有很長的時期,很大的地區,形成空白。
這種情況,直到農業開始後,才發生改變。

最早出土的水稻、小米在一萬年前。但是,農業發展是很緩慢的。

江南稻米文化包括:
(1)台灣大坌坑、高雄鳳鼻頭遺址(西元前五千年)。張光直先生把它定義
為“大坌坑文化”。“大坌坑文化”代表了遠古的閩、粵、滇文化。
(2)江蘇馬家濱文化,浙江河姆渡、余姚文化(西元前五千年)。
(3)湖北大溪文化(西元前五千年)。
(4)四川巴人文化(西元前五千年)。


遠古時農具落後,人們不會修渠、築埂、插秧,而是向水窪撒種,水田
不好管理,而且受自然條件限制。湘、鄂的很大地區沒有開發,地廣人稀。
黃河人種小米,也要靠天吃飯。黃河人四處尋找耕地,分散到山東、河北、
蘇北的廣大地區。


劉邦和項羽的祖先,都種旱田。後來,項羽跑到會稽,愛吃大米飯。
鴻門宴上,項羽請劉邦吃大米飯。據汪榮祖先生考證,鴻門宴是一次軍事
會議,劉邦是下級軍官,沒輪上發言,吃完飯就走了。弄刀弄槍的故事,
純屬後人瞎編。汪先生是李敖的師弟。汪先生是歷史系教授,搞學術的。

楚漢時,長江兩岸有三種語言。江北人以秦腔豫語為主,江浙人說吳語。
屈原說的是廣東話。川、粵人,被人們稱為苗人。
鄭玄曰:“越人謂死為札。”這裡,“越”不是浙江,是廣東。
屈原曰:“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王也是苗人。

四面楚歌,“楚人之歌也,猶言吳謳、越吟也。”
粵語、閩語、吳語是中華古老的語言,是漢語的母語。
劉邦唱幾支歌,項羽的兵士就回家了嗎?
母親告訴兵士,回家吧,不要再和兄弟們打仗了!

二千年前的語言,終究和現在不一樣。
那年,漢高祖回老家,向沛縣村民講話:
“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史記》)
這裡的“其”,是口頭語。
集解風俗通義曰:“漢書注,沛人語初發聲皆言‘其’。其者,楚言也。
高祖始登位,教令言‘其’,後以為常耳。”

可是,哪兒都沒有“其”這個口頭語,這是因為司馬遷用的是文言。
“其”翻譯為方言,就是:這個、這方、這疙瘩,等等。


劉邦的沛縣講話如下。

劉邦說:“
鄉親們,哈哈!
這個,這疙瘩狗肉不錯,酒也好,哈哈!
俺在這疙瘩喝醉了,就住在這疙瘩。
唱台大戲,哈哈!
唱啥呢?
《呂二嫂改嫁》!”
鄉親們吆喝:“是嘍,《呂二嫂改嫁》!”
樊噲說:“啥,你們要唱啥?劉邦咋醉成這樣子了?快上茶!”
呂後唱:“上啥茶?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啦!
這疙瘩 -- -- --那疙瘩 -- -- -- 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