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condence of Min-Yue Ethnic Group Revealed by Molecular Anthropology
李輝 撰(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耶魯大學醫學院遺傳學系)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07年3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29 NO.2 MAR. 2007



摘要

分子人類學用DNA 材料和計算生物學方法解答了很多人類學的問題。對於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族群,侗傣族群和馬來族群,分子人類學研究發現他們有共同的起源 百越族群,所以可以定義為“澳泰族群”。閩越是這個族群歷史上重要的一支,曾經是福建的主體民族。通過對現代福建和其他閩語人群的分子人類學研究,結果並沒有看到閩越的結構。閩語人群基本都是來源於北方的漢族移民。所以可以確定歷史上的閩越族在福建地區基本上已經消失。

Abstract

With DNA material s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ical methods , mo-lecular anthropology has given answers to a lot of anthropological ques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common ancestor of Daic and Malayan , which are the largest ethnic groups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That ancestry population“Bai Yue”and these two modern groups can be defined as“Aust ro-Tai”. Min-Yue w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 his group , and was once the major popul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When modern populations in Fujian and other areas where South-Fujian was spoken were analyzed with molecular anthropological model , no structure of Min-Yue was found. Those South-Fujian-Dialect-speaking population were mostly Han migrants from northern China. Therefore , the abscondence of Min-Yue ethnic group in history was confirmed by Y chromosome study.

在我們近年的研究中,百越族群的調查工作已經開展得非常深入。現代百越族群的遺傳結構已經基本釐清。從Y染色體看來,侗傣族群和馬來族群基本都是百越的後裔。所以遺傳結構上,我們把古代的百越族群和現在的後裔都稱為“澳泰族群”。Y 染色體DNA 顯然是研究較小區域內的族群關係的最佳材料,對於東亞各個族群之間的關係,其他的DNA 區段很難做出清晰的結構。而Y染色體的各個類型(單倍群) 卻分布於不同的族群,相互之間又有明確的淵源關係。東亞的主要Y 染色體類型是O 型,其下又有三個亞型(O1 ,O2 ,O3) ,其中O1 是澳泰族群的特徵類型。各亞型之下又有次亞型,以及更多的突變類型可以追尋群體之間的遺傳軌跡。對於“澳泰族群”的起源地,從Y染色體結構分布看來,應該在兩廣一帶,並以此向四周擴散。福建古代的閩越也是百越的一個分支,在澳泰族群中處於何種地位?現代的福建人在漢族中也是比較獨特的民系,與閩越族到底有什麼關係?本文擬就通過Y染色體的研究結果,來解答福建的群體來源問題。



一、閩越的歷史和漢代的強制移民

澳泰群體在福建大部分地區的定居,應該是在廣東和台灣之後,浙江之前。除了福建最南部的部分地區之外,福建的澳泰群體在歷史上主要被稱為閩越。[1] (P129~139) 在秦漢之前,閩越據山川之險,很少受到外來的干擾。直到秦朝統一中國的時候,中央的統治才涉及這一區域。到了漢武帝的時候,閩越國被徹底消滅了,閩越從此從中國的歷史舞台上失蹤了。閩越的老百姓到哪裡去了? 他們留在當地,被同化了呢,還是離開了福建,流散到他處。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閩越族人自然不是在閩越國成立後才出現的,他們很早就居於閩江流域。其歷史按前文的推算可能有上萬年。《周禮》、《山海經》等先秦典籍已明載商周時期福建先民“七閩”部族已在福建活動。而且通過多年的考古發掘,全省九地市基本上都發現有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物,這充分說明先秦的“七閩”部落遍布在福建各地。所謂“七閩”不見得就是七個部落,可能僅僅虛指部落種類的繁多。當時並沒有方國的建立,所以福建的社會可能還處於部落聯盟的狀態。閩越國的建立是福建歷史上的一件大事。西元前334(周顯王三十五年) ,楚國打敗越國後,越國的勢力從吳國退回到浙江。“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這些紛紛自立的越國王子王孫中,就有遷入福建為王的,是福建的一次人口大遷入。《史記‧東越列傳》稱秦漢的閩越王無諸為“越王勾踐之後”。越王的二兒子無諸據福建而自立閩越王。前223 年秦國滅楚後,無諸被廢為君長,在福建設閩中郡(今福州) 。前202 年,秦滅漢立後,恢復閩越國,無諸依舊統轄原閩中郡地區。後,漢朝相繼命閩越國的兩位君長為南海王和東海王(都東甌) 。至此,原來的閩越被一分為三後,三者互相競爭和猜忌。漢文帝時,南海國最早被滅,越民被遷往上淦(今江西清江縣) 。前138 年閩越發兵攻打東甌國未遂,東甌國在漢武帝的幫助下舉國內遷,歸為漢民,其原國土即為閩越所佔。如此紛爭,在前135 年閩越攻打南越時,由於閩越王鄒郢被其弟餘善所殺而暫告一段落,降于漢的餘善被封為東越王,無諸之孫醜被封為越繇王。自此,閩越被分為繇和東越兩部。前111 年,餘善謀反兵敗,東越王侯與將軍又被各自封侯,勢力更為單薄分散,閩越國的歷史就此結束了。漢武帝遂以“閩越地險阻,多反覆,易為患,故徙其民于江淮之間,福建之地遂虛”。經過三次政治上的強制遷徙後,福建的閩越人銳減,而閩越國亦不復存在,此後數十年從東甌到閩越的十多萬平方公里沒有行政區。前85 年,漢昭帝置冶縣(福州) 統治。從歷史的記載中,我們發現閩越的失蹤是從漢武帝時的強制移民開始的。這一時期的強制移民到底規模多大,對閩越族人的分布產生了多麼深遠的影響? 閩越的後代還在福建嗎? 為此我們對閩越故地的現代人群作了詳細的調查,檢驗其中有沒有澳泰群體的特徵,這些特徵可能是什麼來歷。



二、現代閩語支人群的Y染色體結構

現代福建的人群主要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齊語支的漢族群體,因為齊語支現在主要分布在福建,所以也叫閩語支。齊語支是漢語三大語支之一,形成於河南東部到山東一帶,可能是漢語在東夷語的影響下形成的。福建的齊語支起源較早。因為發現閩語中有許多特徵保留著漢代的漢語音韻樣式,所以可能是漢代來到福建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和閩越族被強制移民的時間相吻合了。



圖1  漢語的系屬結構示意圖


在圖1 中列出了閩語支的7 個分支方言,這7 個分支之間的系屬關係還不是很明確。從語言學上,關於閩語支的起源說法也很多。有的認為閩語主要是北方漢人帶來的中原語言,由於地處偏僻,保留了較多的古漢語樣式,所以與其他漢語有所不同。也有認為閩語是漢語在閩越語的影響下發生變化,是帶有閩越口音的漢語方言。如果是前者,現代閩語人群中就不會有太多閩越的血緣成分,或者甚至沒有。如果是後者,在閩語人群中就應該有相當數量的閩越成分。關於閩語支人群的遺傳結構,已有部分相關的報導。

在1999 年宿兵的“東亞群體北遷”論文中發表了一組福建群體的數據,[2 ] (P1718~1724) 調查的是福州人群,屬於閩東話人群。這一群體的結構與其他南方群體有很大差異。這一群體沒有O1 單倍群,在南方群體中顯得格外特別。2003 年我們發表了一組福建長汀客家人的Y染色體數據,[3 ] (P7~14)其中O1 的頻率也非常低。這些數據都揭示福建的客家和閩東人群中可能已經基本沒有閩越的遺傳結構。其他幾個方言區的情況是不是相同,還需要更廣泛的調查。特別是閩南和興化方言區,對閩語支人群最有代表性。閩北、閩中和邵將方言區的人口相對較少。瓊文區位於海南,受到海南各民族的影響很深,在閩語人群中不具有代表性。我們調查了福建莆田、泉州(閩南) 、廣東潮州、汕頭和南澳島的閩語群體。南澳島位於廣東和福建之間,靠近福建的東山島。南澳島和東山島是冰川期台灣陸橋的西端起點,該地的人群如果是原住民,則會對研究史前向台灣的移民事件很有意義。在這幾個群體中,泉州、潮州、汕頭和南澳都是閩南話的群體,莆田是興化話的群體。廣東的汕頭和南澳處於海濱,人群與內陸的潮州又有所不同。閩語支其他幾個分支的人群還沒有詳細的調查。但是到目前為止的調查,閩語支的主體人群的結構基本都已經獲得了。

我們所採集的樣本按地理位置分為7 類, (1) 南澳:廣東和福建之間的海島; (2) 汕頭:廣東省沿海地區,包括汕頭,潮安,澄海,潮陽,惠來,饒平; (3) 潮州:廣東省內陸地區,包括潮州,普寧,揭陽,揭東,揭西,豐順; (4) 閩南:福建省南部地區,包括泉州,晉江,惠安,南安,詔安; (5) 閩北:福建省北部地區,包括南平,浦城; (6) 莆田:福建省沿海地區,包括莆田和仙遊; (7) 安陽:內陸河南省,漢族樣本。地理分布上,這7 種方言有5 種分布於福建的中北部。閩南話的分布最廣,以閩南地區為中心,散佈到整個東南沿海地區和台灣島。海南的瓊文話也是閩南話的一個變種。福建的西北部,閩語的種類最豐富,所以閩語非常有可能是從西北方向進入的。閩語人群被認為是從中原南下的,起源地在河南東南部,所以我們也增加了河南安陽的人群作為對比。安陽是商代的中心,是古代齊語的分布區。



圖2  閩語支各方言的地理分布示意圖



表1  閩語支人群的Y-SNP 分型頻率(%)


我們統計了各個群體的Y 染色體SNP 單倍群的頻率。所有群體的O3 單倍群頻率都非常高。除了廣東沿海的兩個群體以外,其他閩語人群的O1 單倍群都很低,遠遠低於東南方漢族人群的平均水準,而與河南安陽的群體處於同一水準。汕頭的O1 單倍群達到廣東粵語人群的平均水準,南澳人群略高於廣東粵語人群。這進一步提示閩越族人已不存在於現代閩語人群中。我們進一步觀察全國各地漢族[4] (P302~305) 的O1 單倍群頻率分布,以了解福建漢族在全國漢族中的特性。圖3 中是漢族人群O1 單倍群的頻率分布地圖。圖中我們看到浙江和上海的漢族群體中O1 的頻率最高。現在侗傣族群分布集中的西南地區的漢族群體中O1 單倍群頻率反而不高。這說明浙江、上海的漢族群體中包含大量被同化的百越成分,而西南地區的百越成分被同化的很少,所以至今還是屬於其他民族。浙江、上海的古代於越和揚越族都已經被不同程度的漢化,而被歸屬於漢族。而西南地區的漢族群體中很少有百越群體被同化的成分,其中的百越成分是通過與現代百越族群通婚交流獲得的。同化所能獲得的成分當然要遠遠多於交流獲得的成分。

在全國的分布圖上,福建的O1 頻率顯得格外低。特別是在南方群體中,與浙江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不是閩越族離開福建,這種現象是不會發生的。因為自北向南,揚越、於越、甌越、閩越、南越、雒越各個民族歷史記載上唯有閩越有過大規模的移民過程。而在這一個弧形地帶中,也恰恰在福建出現了O1 單倍群的分布斷層。這使我們不得不相信,漢武帝對閩越的強制移民政策是得到堅決地貫徹落實的。部分閩越族人被強制內遷到“江淮間”,最多的就是到浙江一帶,這更加增加了浙江的O1 比率。而被強制遷徙的人群就非常容易被同化了。當然,大多數老百姓是不那麼容易被強制遷移的,因為在強制移民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壓迫。但是福建被中央政府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政策,也
沒有辦法繼續住下去,所以他們最自然的對策就是向相反的方向“逃跑”,逃到廣東或者台灣。



圖3  各地漢族群體中Y染色體O1單倍群頻率的地理分布圖


O3e 是漢藏語系人群的高頻單倍群, 在其他類群中相對較少。從各地漢族的這一單倍群頻率的分布看來,福建漢族和華北漢族的頻率最高,浙江漢族最低。這一單倍群在浙江和福建之間又體現出強烈的對比反差,分布方式與O1 正好相反。所以這可能揭示了福建漢族中來自北方漢族的成分要遠高於浙江。在之前的研究報道中已經有反映。[4] (P302~305)。


圖4  各地漢族群體中Y染色體O3e 單倍群頻率的地理分布圖



圖5  各地漢族群體中Y染色體O3* 單倍群頻率的地理分布圖



O3* 單倍群是南方來源族群的普遍類型,在南方各族中,特別是“濮—蠻— 羌”系統的高頻類型。圖5 中顯示福建漢族的這一頻率是各地漢族中最高的,而甘青內蒙一帶則大幅降低。這提示北方阿爾泰系統族群的融入可能是造成北方漢族O3* 頻率降低的原因,而江西、福建一帶則是漢族成分比較純正的地區,特別是福建,很少受到外界影響。所以,在漢族之前,閩越族是福建的隔離群體,閩越之後漢族成為福建特殊地形造成的隔離群體。這可能也是漢語各方言中閩語支發展速度最慢的原因之一。

O2a 單倍群是中國西南部的特徵單倍群,原初的漢族群體可能並沒有O2a 單倍群。從圖6 中看來,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的閩語和客家人群中這一單倍群尤其高頻,這一趨勢看似從湖廣一帶蔓延而來,很有可能來自苗瑤系統的畬族。畬族發源自湖廣的苗瑤系統,從廣東西北遷到廣東東南部,在廣東東南和漢族群體發生一定的混合。所以這一地區的漢族群體中有高頻的O2a 正可能體現了這一結構。


圖6  各地漢族群體中Y染色體O2a 單倍群頻率的地理分布圖




三、閩語支人群的來歷


表2  東亞各群體Y-SNP 主成分的相關係數


閩越基本上在福建失蹤了,現代閩語支人群並不是閩越人的後代,而主要是北方漢人後代。齊語支可能是更合適的稱呼。為了了解齊語支人群的確切來源,即在北方的更為確切的發源地,我們對福建群體的Y-SNP 數據作了主成分分析。對得到的各個主成分作了相關分析,以了解各個主成分之間的關係,找出成對的矛盾主成分。

主成分2 以後的各個主成分都是完全獨立的,沒有任何相關性。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則有較高的相關性,而且是顯著負相關。所以第1 主成分和第2 主成分是一對相反的矛盾主成分。我們進一步觀察這兩個主成分上各個群體的相對距離關係。



圖7  東亞各群體的Y-SNP前2 主成分分布圖


圖7 中可見,第1 主成分基本上與漢藏群體有正向關係,第2 主成分有反向關係。閩語的各個群體基本上都處於第1主成分的高端,除了閩東的新數據因為樣本太小而偏低以外。這說明這些群體是漢族中較為純正的群體。特別是閩南的泉州群體,處於最頂端的位置上,幾乎與安陽群體重合。所以閩南人從河南東部起源的觀點是有較大可信度的。

表3 中進一步分析了各個單倍群與主成分的相關關係。可見各個單倍群之間也基本上是相互獨立的。與主成分1 和主成分2 的矛盾對立關係相吻合的正是O3e 單倍群,也就是漢族的主要單倍群。所以也進一步證實了主成分1 是與漢族分布正相關的,同樣主成分2 與之負相關。福建閩語群體的確是漢族來源為主。

主成分分析中我們也注意到,南澳島的群體是各個群體中保留的漢族成分最少的一個群體。他因為處於偏遠的海島上,可能留有更多的閩越成分。《史記‧東越列傳》記
載,餘善殺兄降漢之前,曾與宗族密謀;“今殺王以謝天子,天子聽罷兵,固一國完。不聽乃力戰,不勝即亡入海。”出海逃亡是閩越族的普遍觀念,所以南澳島很可能是閩越的一個避難所。也有可能在島上保留有更早的澳泰群體東遷過程中留下的成分,因為南澳島處於台灣陸橋的起點。這一地點的O1 成分到底何種來源,可以進一步分析其STR 結構獲知。


表3  東亞各群體Y-SNP 和主成分之間的相關係數




四、遺留的閩越


表4  東南沿海O1 3 單倍群中的各個STR 單倍型在群體間的分布


同樣,要了解閩語人群中的O1 成分的來源,考察各個
SE:本章調查的群體,MP:馬來群體,DC:侗傣群體,AA:南亞語群體,HM:苗瑤群體,ST:漢藏群體。
PC:主成分。
群體之間共享STR 單倍型的情況對判斷群體之間的關係很重要。表4 列出了各個單倍群在各群體中發現的個數。南澳島的多樣性並不高,只有兩種類型,應該並不是久遠的群體擴散年代留下的成分。但是南澳島的人群由於自然災害頻繁,死亡率高,所以也不能排除古老來源的可能性。南澳的1 個個體與潮陽的一致,其餘的4 個個體屬於一個東南地區普遍的單倍群。在北部的揚越、甌越、客家和畬族中都有,台灣西南部的西拉雅族和台灣東南部的排灣族中也有分布。澄海的另一個單倍型也是東越族群的普遍類型,這些成分更有可能是漢族群體在通過北部越人地區時攜帶下來的。

其中幾個沒有共享關係的單倍型在網路結構中觀察其與其他單倍型的關係。這些單倍型與海南的群體有比較明顯的關係。看來可能是從廣東輾轉過來的,但是時間還不能確定。


圖8  O1 單倍型中388 (12) 部分的網路結構圖



說明:

交叉線陰影部分是福建和粵東人群的成分NANAO 南澳,CHH 澄海,CHAO Y 潮陽,PU TIAN 莆田。其餘為:台灣BZ 巴宰, SR 西拉雅, SST 賽夏,AMS 阿美,RU K魯凱,A TY泰雅, PWN 排灣;侗傣MO 木佬, JM 加茂黎族, PO 懷集標人,RG紅仡佬族,ML  佬族, TN 佯 人, HL 黎族,WS 壯族五色人;東部人群SHZ 浙南畬族,
WOJ 甌越;馬來群體TGR , TOR ,MED ,MAK,BAL ,TS 三亞佔族。

總體看來,閩語人群中少量的O1 單倍群的STR 多樣性都非常低,應該不是閩越族留下的成分,而更可能是從廣東和浙江重新流入的成分。那麼閩越族到底到哪裡去了,是不是真的被遷到了江浙地區,有沒有其他流散的閩越後代。這將在我們以後的工作中進一步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宋蜀華. 百越[M] .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2]Su B , Xiao J , Underhill P , Deka R , Zhang W, Akey J , Huang W , Shen D , Lu D , Luo J , Chu J , Tan J , Shen P , Davis R , Cav2 alli - Sforza LL , Chakraborty R , Xiong M , Du R , Oefner P ,Chen Z , Jin L. Y chromosome Evidence for a nort hward migra2
tion of modern humans in East Asia during t he last Ice Age [J]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65 : 1999.
[3]李輝、潘悟雲、文波、楊寧寧、金建中、金力、盧大儒. 客家人起源的遺傳學探索[J] . 遺傳學報,2003 ,30 (8)1
[4]WEN Bo , LI Hui , LU Daru , SONG Xiufeng , ZHANG Feng ,HE Yungang , L I Feng , GAO Yang , MAO Xianyun , ZHANG Liang , QIAN Ji , TAN Jingze , J IN Jianzhong , HUANG Wei ,DEKA Ranjan , SU Bing , CHA KRABORTY Ranajit , J IN Li , .Genetic evidence support 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J] . NATURE , 431 ,2004.
[5]Su B , Xiao C , Deka R , Seielstad MT , Kangwanpong D , Xiao J ,Lu D , Underhill P , Cavalli - Sforza LL , Chakraborty R , Jin L .Y chromosome haplotypes reveal prehistorical migrations to the Himalayas[J ] . Human Genetics. 2000.


連結圖表網址 http://www.artvine.org/forum/index.php?topic=609.msg1052#msg1052


板主: 文中圖表無法顯示, 深感抱歉! 本文僅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puppy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